筑思想 解纠纷 强基建......看海法干警的驻村工作成绩单

来源:   发布时间: 2025年04月09日

  作为青岛海事法院选派至滨州市北集村的驻村第一书记,邵学斌同志带着海事司法的专业优势扎根基层,将法治思维融入乡村治理,在基层党建、产业发展、乡村治理、民生服务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,为这个滨海村庄注入发展新动能。

  1、党建引领 筑牢思想根基

  邵学斌到任后,坚持将建强基层党组织作为首要任务。通过制定村两委周例会制度、规范主题党日活动、严格党员发展程序,推动党建工作制度化、常态化。

  

  

  他积极对接青岛海事法院资源,组织单位领导赴村开展主题党日暨走访慰问活动,为老党员和困难群众送去关怀;定期开展“三会一课”学习,组织党员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、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章党规,强化理论武装;注重以学促干,通过支委领学、座谈交流等形式,推动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乡村振兴实践。一年来,北集村党组织凝聚力显著增强,新发展预备党员1名,党员队伍焕发了新活力。

  2、法治赋能 破解治理难题

  邵学斌发挥专业优势,将法治思维融入乡村治理。针对涉海纠纷多发问题,他积极参与矛盾纠纷化解工作,成功调解涉海纠纷6起,协助化解村民纠纷6起,维护了群众合法权益。

  

  

  多次组织党员、志愿者通过悬挂普法横幅、召开座谈会、入户宣讲等形式,常态化开展《民法典》、安全生产、防诈骗等法律知识宣传,并组织村民观看交通安全警示片,增强法治观念。在重要节点,他牵头开展安全隐患排查,妥善安置精神病患者、智障儿童等特殊群体,组建监督队加强防火防汛巡查,全年实现“零事故”“零上访”,村庄治理井然有序。

  

  3、实干惠民 夯实发展基础

  邵学斌聚焦强村富民目标,带领村民扎实推进基础设施建设。

  

  争取帮扶资金完成2000米排水管网衬砌、300米道路硬化工程,有效改善村居环境;投资50万元建设光伏发电项目,每年为村集体增收4万元。他坚持问需于民,走访400余户村民,收集意见建议10余条,针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精准发力:组织清理环境卫生、监督工程质量、排查住房安全隐患,修建60米排水工程解决内涝难题;在春灌防火、防汛抗旱等关键时期,发动公益岗开展专项巡查,全力保障群众生产生活安全。

  4、民生为笔 书写暖心答卷

  “脚下沾泥土,心中装百姓”是邵学斌的驻村信条。

  

  他定期走访困难户、老党员、残疾人家庭,发放慰问物资,建立民情台账;针对村民反映的出行难、灌溉难等问题,第一时间协调解决。在雨季防洪、道路施工等民生工程中,他始终冲锋在前,带领村民筑防线、保畅通。通过划分责任区、组建志愿服务队,推动村容村貌持续改善,村民幸福感不断提升。

  从海事审判一线到乡村振兴前沿,邵学斌同志始终践行司法为民初心。青岛海事法院将以驻村帮扶为纽带,持续发挥法治专业优势,为乡村发展注入更强动力,谱写海事司法护航乡村振兴的新篇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