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所在位置:首页 > 法院文化 > 法官随笔

 一手天平 一手鲜花

来源:   发布时间: 2022年08月19日

 

东昌府区法院  孙青霞法官

东昌府区法院 孙青霞法官

  从当法官的那一刻起,我就立志要做一个既一身正气、公正裁判,又细腻而温和的法官,用法理明辨是非,用真情点亮人心,用担当守护公正。在近20年的审判工作中,共审结刑事、民事案件2700余件,平均每年服判息诉率均在96%以上,无一例形成缠诉上访、被当事人投诉,先后被授予妇女儿童工作先进个人、“三八”红旗手、“女职工建功立业”标兵等荣誉称号。

  司法为民,做公平正义的“守护者”。

  刚参加工作的时候,我看到挽着裤脚来立案的当事人,为了几百块钱跟法官反复地“磨”。跟着法官去村子里调查,左邻右舍的狗吠不停……感觉法官和法院与我的预期有太多不同,一度沮丧失落。直到有一天,当事人的“你们别看我这个案件就一千块钱,对我来说,这一千块钱有多重要你们知道吗?”“我来给你们算一算,我卖面条,一碗面条赚五毛钱,这一千块,卖出去2000碗面条才能赚到”,让我愧疚、脸红。我从其他法官了解到,那个当事人每天顶破天能卖100碗,我心里大体一算,起早贪黑、辛辛苦苦一个月才能赚这一千元。这件事让我深刻认识到,判断一个案件重不重要的标准,不是它对法院有多大影响而是对当事人有多大影响。特别是涉及农村的案件,很多当事人在社会中本身就是弱势群体,他们需要更多的体恤和帮助。庭长也语重心长地告诉我:“当事人或许不知道法律关系的构成,但是他们会从你的表情、你的语气、你手上的小动作里面判断你是不是真的在为他考虑”。植入我灵魂的法官之路“第一课”,让我认识到涉民生,无小事,也为我播下了司法为民的种子,注入了维护公平正义的信念。

  耐心聆听,做有温度的“修复师”。

  很多时候,有些案子不是简单的三段论就可以陈述清楚的,通过聆听当事人背后的故事,了解到每个当事人不同的想法动机、起因经过,也许内心的症结通了,案子就结了。有一个劳动争议的案子,一名中年女当事人来法院起诉被告讨要工资,工资总额只有三千多元,但女子对劳动关系是否确认却说不清楚,只是一味地坚持要求被告付工资,而被告的地址又不详,无法送达传票和诉状。事实难以查清,证据又没有,案子的结果显而易见。女子气鼓鼓地说,“法官,其实我不差这点钱,但就是气不过,对方骗了我!”这时我感受到她心里的憋屈,便和她聊起来,让该女子道出肚子里的苦水,善意地引导提醒她,修复其内心的不甘和愤恨。很多当事人有许多困难、委屈和不如意,希望有人听他讲,这时候作为一个女法官,当一个温和、细腻的听众尤为重要,用理解的眼神与他交流,站在当事人的立场来看待矛盾,对当事人的不幸遭遇表示同情并给予安慰。比如在机动车交通事故案件中,遇到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情况,很多当事人的情绪在法庭难以控制,“这个事情一定对您和您的家人打击很大,然而现在更重要的是注意自己的健康。”简单贴心话,不仅可以拉近与当事人的距离,更让当事人感受到司法的温度。

  情理相融,做调解的“关键先生”。

  调解很多时候就是帮助当事人重新认识矛盾、进行正确的价值或者方案选择的过程。在调解过程中,需要我们明法释理,情理相融,给当事人做工作,站在当事人的立场进行分析利弊,紧扣法条,然后平衡双方的利益。如何平衡,就需要找到关键点。一般来说,商事案件调解,要找到双方利益的契合点,一方因为担心对方的履行能力和诉讼、执行时间过长会愿意逐步降低诉求,而另一方为了维护企业形象和口碑也会尽力履行义务。调解的结果往往会有“买卖不成仁义在”的效果,毕竟企业都要继续经营。而家事案件的当事人往往都充满了“情绪”,可能案件本身涉及的法律关系不复杂,但是多方都要“争口气”。这时候我们就需要为当事人找“台阶”。调解过程中,当事人往往会说“既然法官说了……就算了”。所以家事案件的调解需要给当事人“平气顺心”。不同的案件、不同的特点,我们扮演着不同的“关键先生”,但无论是哪一种,让当事人从针锋相对到握手言和,始终是我努力的方向和目标。

  传递公正,用裁判文书搭建“连心桥”。

  写裁判文书是又一次与双方当事人对话的过程,是传递公正的过程,说理充分与否,直接关系到裁判结果的说服力、当事人的切身利益和司法公信力的高低。说理不足、说理不当的裁判文书不仅让败诉者愤愤不平,也会让胜诉者感到心里不踏实,结果适得其反,说理透彻、说理公道的裁判文书更容易令双方当事人豁然开朗、拨云见日,则顺其自然服判息诉。所以,写判决书时,我充分听取当事人和代理人的意见,并在文书中一一作出回应,把当事人心中的每一个问号“拉直”,让当事人赢得清楚、输得明白。重视裁判文书说理,不仅是为了解答诉讼参与人的疑惑,同时也会让他们感受到法官对他们的尊重,从而为当事人服判息诉打下基础。他山之石,可以攻玉。对于辩解意见较多、争议较大的案件,我会利用互联网,通过法信、中国裁判文书网等司法公开平台,查找相关案例,特别是学习最高人民法院或各省高级人民法院的裁判文书,启迪审理思路,以便高质量释法说理。法官办的是自己的案子,判的却是别人的人生。精心用每一份判决书释法说理,努力让每一份判决书传递公平正义,是我矢志不渝的追求。

  作为一名女法官,虽苦虽累,但幸福也会经常来敲门。从被当事人不理解,到最后一声声真心实意的“谢谢”,从庭前的誓死不调解到一纸申请撤诉,多少糖含在嘴里都没有那一刻来的甜。法官之路布满荆棘,但“司法者不求掌声,唯求公平正义”,在今后的工作中,我将继续用公正的审判还原正义,用贴心的话语调解纠纷,在繁杂的工作中坚守法治信仰,在审判事业里用法袍代替红妆,用法槌奏响为民司法的乐章。


        文字:孙青霞

        编辑:李明玉

        审核:贾西锋  曲立明

关闭
版权所有: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:鲁ICP备13032396号
地址:聊城市松桂路75号 电话:0635-8939999 邮编:252000